点击上方FBIF食品饮料创新,关注公众号
从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食品饮料行业遭遇打击,到如今零售商和消费者逐渐重拾信心,不平凡的2020年,亚太地区食品和饮料行业有哪些机遇?企业突出重围优势又在哪里?近日,Kerry Digest市场研究团队洞察团队发布了亚太地区食品和饮料行业发展的7大趋势,从功能性饮料的兴起,到亚太风味逐渐流行,Kerry认为7大趋势将影响亚太食品饮料市场。疫情之下, 亚太食品和饮料行业涅槃的方向在哪里?
1、植物基产品前景优越——地域文化和价格主导市场需求如今,植物基食品已不再仅是肉类的替代品,从冰淇淋、蛋白棒到曲奇饼,消费者对“植物基+”模式的产品需求不断攀升。然而各个市场之间和市场内部仍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市场成熟度和价格方面。例如,植物基产品在澳大利亚的热度较高,但是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市场,每周或每两周消费一次肉类食品是消费者的饮食常态。因此,这类市场想要消费者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转向人造肉产品并不乐观。在新加坡,价格定位是影响植物基产品市场的关键问题。例如一包9.5新加坡元(约合48.3元人民币)的香肠和一包20新加坡元(约合101.7元人民币)你会怎么选?结果是,植物及产品仅局限于一小部分较高收入的城市居民。话虽如此,由于新冠疫情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植物基食品在未来将有可能成为新风口。“植物基+功能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绿色、环保形象示人的植物基,搭配抗氧化、强免疫的功能,二者互相加持,使食品不再只给予消费者对于口味的期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体提供营养,促进身体健康并缓解精神压力。今年,饮料新品中水果味饮料、发酵饮料以及具有天然功能性成分的饮料占据主要份额。这也反映了时下饮料已不再局限于止渴作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其视为放纵与健康相结合的一种形式。饮料领域的创新可以在提供丰富口味的基础上,增强功能和感官的体验。随着人们对生命机体的认知逐渐深入,对饮料的需求和偏好也越来越多样化。无麸质、无乳糖、零添加剂等遂成消费者关注的标签。此外,消费者也在寻求便捷性,如在亚太地区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用酸奶和蛋白质饮料作为代餐。塑料污染在亚洲值得重视。《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杂志的研究表明,亚洲出售的食盐产品造成的塑料污染水平是全世界最高的。因此,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方式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前考虑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Kerry最近的清洁标签研究表明,亚太、中东和非洲的55%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具有更健康形象的可持续食品。此外,在2019年新推出的饮料中,23%的产品声称实践了环保包装行动,对于外卖和外带食品饮料的可持续包装的需求也增长迅速。4、身心健康和体重管理持续升温——减糖少盐食品驱动消费者偏好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人口老龄化以及文化和技术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正促使消费者采取更积极的养生方法。除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人们还渴望通过饮食增强精力、恢复活力并进行体重管理。Kerry就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市场的研究表明,53%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脱脂或低脂产品。在整个亚洲,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减少糖的消费。虽然“少糖”正成为食品生产和加工方式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但对甜味的奢好依旧是亚太地区饮食习惯中难以摆脱的困局。因此,寻求不影响食品风味和口感的代糖和替代性脂肪是市场需求所亟需的。提供产品的来源信息,不仅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形象的感知,还能激发人们对本土产品的自豪感,培养消费忠诚度。值得一提的是,公共卫生事件改变了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信心。据英敏特报告,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不少中国消费者更加支持本土食品品牌。6、“零添加”、“纯天然”——食材和饮食习惯回归传统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健康问题和传统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且认为本土产品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在亚太地区,具有本土风味且售价较低的“优质、健康”食品有替代西方饮食产品的趋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下,人们对天然成分、传统配方以及传统烹饪方式的兴趣越来越大,并认为这类产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7、从东方走向西方——多元化的亚太风味食材饱受热捧从历史上来看,不少食品和饮料趋势起源于西方,而如今得益于科技进步和社交媒体的兴盛,消费者变得更加敏锐,年轻一代也更容易接受多元文化的美食。传统的亚洲食材,例如康普茶和富含中国传统中医药(如:姜黄)的产品深受西方国家追捧。据Kerry研究表明,人参、胡芦巴、银杏、辣根和孜然在欧洲很受欢迎,而在美国,消费者更偏爱柠檬草、豆蔻、柚子和抹茶。“健康”、“天然”、“风味”,2020“食代”关键词
基于以上7大发展趋势,我们发现,2020年亚太食品和饮料发展的关键词离不开“健康”,而“天然”和“风味”是产品研发的风向标。迎合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食品和饮料企业可以怎么做?植物基+功能性风味饮料、少糖少盐食品 、产品源头的追踪以及以中医药成分打头的东方传统饮食文化是四大发展方向。以富含天然的抗氧化剂(多酚和花色苷)的Aronia为原料,Tohi Ventures推出植物基强免疫+抗氧化功能饮料。系列包含四种风味:黑莓树莓、火龙果、生姜酸橙以及原味。此外该饮料不含人工甜味剂和碳酸,且每瓶仅含45卡路里。被冠名“植物基超级燃料”的KiiTO植物基功能饮料承诺产品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倍燃烧卡路里的功效[1]。该饮品不仅富含能快速功能,助燃更多卡路里的MCT(中链脂肪酸),9种必需氨基酸和20g的豌豆植物蛋白,还含有由南非醉茄、玛卡、辣木和抹茶组成的“超级食材”。这些食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升身心健康。
近年来不少饮料朝着少糖、无糖方向发展。如银鹭今年布局无糖即饮茶,在四月推出无糖茶系列“山云茶画”。依托中国传统茶文化,该品牌选用茶乡福建的茶叶,真茶原液萃取,共推出3种口味:正山小种—香、大红袍—甘和四季春—沁[2]。此外,就即饮产品线,银鹭早前还推出含植物萃取且不含脂肪的“十趣草堂”。通过菊花植饮、罗汉果饮和竹蔗茅根为年轻一代打造降燥解暑饮料。 在少盐方面,零食的表现更为突出。以色列公司在地中海鲜味溶液(Mediterranean Umami Liquid)成功研发的基础上,再次推出多用途的清洁标签植物基鲜味粉。该产品作为盐的替代品用于零食生产,最多可减少食品中40%的钠含量[3]。以中医药成分的饮料往往有着舒缓、提高精力等功效。Heywell有一款主打提升免疫力、增强能量的葡萄柚味气泡水[4]。除了添加能帮助身心减压、提高精力和专注度的醋栗和超级浆果五味子,产品中还特别添加了“适应原”(Adaptogens)(指来自印度和中国中医药的草药提取物,如玛咖、姜黄素、人参、辣木叶等)以平衡并增强机体免疫力。天津益倍生物曾推出具有减压助眠功效的冲饮“传世恬梦”,用传统经方“高枕无忧散”(由人参、茯苓、酸枣仁等中药材调和而成)配以现代植物功能因子制成[5]。其专利配方和独有技术在保障植物营养纯净的同时,还能帮助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被人体有效吸收[6]。结语
消费者行为可以预测,公共卫生事件却无法知卜。新冠疫情“黑天鹅”的出现,在某些方面削弱了2019年全球食品和饮料发展趋势的劲头,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2020年食品行业的新机遇。东方药食同源的神秘饮食文化同现代生物科技相结合的产品,便是亚太食品行业集大成的优势之一。从食材源头、烹饪方式到环保包装,Kerry对亚太食品和饮料行业发展趋势的7大洞见,归根结底,在于消费者对食品全链的安全和健康的关注。行业微小的风向可以滋生出千变万化的需求,但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是食品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命题。趋势下,企业如何在疫情之中重振旗鼓?又应如何将“健康”落实到产品上?欢迎在留言中分享你的观点。[1]《植物基功能饮料崛起,超级燃料KiiTO如何蜕变?》,2019年8月31日,Foodaily 每日食品[2]《银鹭布局无糖茶,全新品牌【山云茶画】嫌弃茶饮新潮流》,2019年4月29日,食品板[3] New umami power aims tocut salt in snacks amid consumer binge, 2020年5月20日, Foodnavigator
[4]《「提高免疫力」话题正热,「Heywell」把气泡水做成保健饮料 | 早起看早期》,2019年2月27日,36氪
[5] 《万亿睡眠市场正在打开,30款产品告诉你,睡眠市场究竟有多大?》,2020年5月28日,品牌几何
[6] 《五大趋势暗藏的“心机”,或许在这20款「营养盒子」的创新产品中》,2020年3月23日,新营养
提示:
* 本文为FBIF原创首发,欢迎无条件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FBIF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Bobo(微信:fbifmedia1)/更多文章/
/ FBIF食品微信群 /